高勇著《奇袭淡水城东门哨所》道:“淡水是惠州外围沿海的战略要点,历来成为兵家争夺要地。淡水离惠州四十八公里,离大亚湾及澳头镇十多公里。淡水城人口有一万多,水路可通北至惠州,西至广州,东至惠东,南至大亚湾澳头港。陆路更是四通八达,商业发达。由于是政治、经济、军事重镇,淡水周围筑高三至四米,厚三十至四十公分极为坚固的城墙,故旧称为淡水城。”1924年春,陈炯明曾亲自到淡水“视察”防务。《惠阳县志·大事记》载:“民国十四年(1925)”:“2~10月,因军阀陈炯明部杨坤如盘踞惠州,县府设在淡水。”不可忽视的是,陈炯明原统辖的“粤军”部属,亦有不少是其“循军”班底,即淡水起义身经战火的部下。要与这些守城之敌血战,无疑是场殊死之搏。
据《当代中国人物传记—叶剑英传》“第五章东征之役”中,对1925年2月10日发生的“淡水之战”有此记载:“为了攻打淡水,叶剑英带领参谋人员对敌进行了详细侦察……他发现,淡水城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,城垣系泥土筑成,又高又厚,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。敌军为了防备粤军夜间攻击,在城墙高处装有照明设备。城之四周为洼地,近郊为土山,地势十分险要。”“几十年后,叶剑英回忆说:‘淡水一仗打得很苦。’他和周恩来偶尔谈起淡水之战,谈起蒋介石、王柏龄的仓皇窘态,不由发笑。”
据邹金城《周恩来与东征淡惠两城之役》讲叙:“2月初,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参与领导东征军第一次东征……并在每个出征将士胸前所配符号的背面印着‘爱国家、爱人民、不贪财、不怕死’字样,鼓励部队士气。”“15日拂晓,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奋勇队员奋不顾身逼近城墙,敌军炮火猛烈拼死抵抗。共产党人刘畴西驾云梯爬城先登,左臂被打断仍不下火线,李青头部负伤,自已用毛巾裏着血头奋勇攀登,蔡光举中弹穿腹,壮烈牺牲……苏联顾问罗加觉夫目睹东征军英勇杀敌的情景,十分感动,赞誉他们的英勇表现,可‘与苏联红军相媲美。’”
据《广东革命史辞典》中“淡水大捷”介绍:“敌军陈炯明部三千多人集结惠阳淡水,据城而守。14日,东征军抵达淡水附近,部署由军校教导团(两个团)攻城之东南面,粤军第二师攻城之西北面,粤军第七旅攻城之东北面……此战俘敌千余人,缴枪千余支,为第一次东征的首次大捷。”1925年2月15日,东征军攻克淡水城,16日东征军参谋长蒋介石、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率部进驻设于崇雅书院的东征军指挥机关。周恩来主任的办公室及居室,就在书院二楼。《惠阳县志》“淡水大捷”载:“东征联军淡水大捷后,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令粤军第八旅长杨锦龙调拔部队留驻淡水。在淡水设立了粤军总部行营,委任叶雄夏为行营主任,总理军民政务。”
据陈志期、古海生著《百年风雨话沧桑》介绍,“淡水之役”中,东征军着装整齐、颈系红巾,高呼“打倒陈炯明,广东得太平”的口号,历经十天艰难奋战,终于夺取淡水城。随后:“周恩来在淡水召开两次会议,一次是在淡水商会召开,淡水商会于一九二一年成立,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是商会成员及商人代表。周恩来同志向与会者揭露陈炯明的反叛罪行外,并向商会提出筹粮筹款、支援东征军。”
就在此时,卧病于北京的孙中山先生,收到淡水前线的报捷甚感欣慰。即命汪精卫复电嘉勉云:“接铣(16日)午淡水捷电:逐句禀告总理。不胜欣慰。并谕代电奖勉各将士。努力杀贼。以期三民主义实行。汪兆铭哿(20日)”。
清康熙十三年(1674)六月,淡水甘秀、钟世亮发动千人抗租,后被知县连国柱镇压。
岁月荏冉,淡水士民对于压迫与不平富于反抗精神的传统一刻未变。从庚子首义,到辛亥光复;从东征首捷,到东纵抗敌。在这片热土上豪杰称雄,英烈取义。它不仅诞生了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的叶挺,东江纵队的主要领导人曾生,还诞生了杰出的女性高恬波、廖似光,他们前扑后继未曾停息。
《周恩来与东征淡惠两城之役》介绍东征淡水之役期间,“淡水地区工农群众纷纷支前,东征军所到之处,老百姓沿途供应茶水,连夜磨谷、杀猪供应部队”。淡水攻城胜利后,民众觉醒更为明显。1925年4月,在叶文匡任党小组的基础上,中共惠阳秋溪支部在挺秀书院成立,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惠州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基层组织。
陈志期、古海生《东征军到达淡水前后》一文道:“‘东征军’到达淡水后进一步推动了淡水革命形势的发展,此后各阶层的群众组织,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,许多村成立了农会,镇内成立了许多工会,如店员工会、车衣工会、茶楼工会、理发工会等。农会人数比较多而声势较大。除望牛岗外,还有周田、莲塘面、土湖、塘尾等村都成立了农会。农会成立后,提出了减租减息的要求,有些农会还强行减租。”
《惠阳县志》“惠阳县农民自卫军”一节道:“1925年2月,中共广东区委为配合广东革命政府东征,打倒陈炯明,统一广东。抽调了原惠阳籍的一批中共党员,以惠阳为中心发展农民运动,组织农民武装。全县农民自卫军先在鸭仔步、平山、淡水、多祝、白芒花等区开始从乡到区组织起来……有组织地反对军阀苛捐摧残,帮助省港罢工,拦截杨坤如部(陈炯明驻惠州的部队)在惠阳澳头一带偷运粮食供给香港。并组织武装直接参加了两次东征,配合东征军攻克淡水、惠州两城。”
《广东文史资料存稿选编》第三卷,魏鉴贤作《沙鱼涌之战》叙说省港大罢工期间的一场战斗:“1925年8月上旬,驻在宝安沙头角执行封锁香港任务的铁甲车队,得悉惠州淡水方面梁鸿楷部300余人向沙鱼涌港口移动,企图攻占沙鱼涌港口,掩护奸商货物从这个港口运行香港,从中得利,破坏封锁政策。
驻在沙鱼涌港的工人纠察队只有第一大队的一个小队,人数28人,步枪数支,每枪配弹只有20发,除担任巡逻任务外,难以应付匪徒的攻击。
铁甲车队周士第队长得悉上述情况后,乃于8月某日亲自率领一排兵力于当天下午到达沙鱼涌加强防务。”
《惠阳县志》“大事记”1926年份载:“5 月1日中午12时,由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驻淡水办事处和淡水各团体共同发起,在淡水圩内谭公庙前空地,举行纪念‘五一’集会 ,共有3000多人参加了这一有史以来首次纪念国际劳动节的活动。”
末完待续!
编辑:惠阳区南宝东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馆,张旋
2022年6月7日
2022-02-07
2022-02-14
2022-01-27
2022-02-21
2022-04-19
2020-05-28
2020-06-03
2022-03-23
2020-05-28
2020-06-22
热点资讯